为加深师生对生态文学的认识,提升师生生态意识和审美素养,3月24日,西南交通大学胡志红教授在学术报告B厅作“生态文学:缘起、演变、界定、创作及其前景”的学术讲座。院长曾宪文主持此次讲座。副院长成立、周丽,学院2024级2022级部分学生聆听此次讲座。

胡志红以国家生态政策为指导,将科学发展与文学写作结合,介绍了生态文学缘起演变的过程。他指出生态文学揭示了人类精神文明与自然生态诞生于西方工业革命的背景,在科技文化推动中发展前进的发展规律,并结合中西方学者对生态文学的不同界定,提出了自己对生态文学的理解。他在该领域不断丰富了生态文学创作的内容,启发和促进了生态文学的研究。

胡志红结合生态现状和文学创作阐释了生态文学的内涵,指出生态文学创作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具身性原则和环境公正原则。他强调生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力量,创作者们要将“软人文”与“硬科学”结合,为应对环境危机做准备。

此次讲座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拓展文学视野,对保护社会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主讲嘉宾简介:
胡志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爱达荷大学访问学者,西北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曾先后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四川省教育厅学术成果一、二等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出版5部专著和1部译著,发表论文近100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初审:伏婷、季晓林 二审:成立 审核:冉林